家長要具備“三心二意”的能力
來源:www.sonarlogic.cn 發布時間:2019/8/21 17:25:20
針對孩子的情緒化問題或者是教養問題的處理,我想告訴父母一句話:讓孩子有路可走。我們很多家長都太自我中心,所謂有路可走,不是縱容,也不是順著他,而是你要有引導的策略、方法,這樣的一種訓練是長期性的。
孩子的成長,父母要關注2件事:一個是孩子需要一定的成長時間。第二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。我們引導孩子的學習,幫助他成長,用現代科學化的說法是一個系統工程,它是互相關聯的。孩子的學習必須是在他自己動手、體驗中,引發他動腦去思考,他在不斷的重復中逐漸內化有所收獲。
父母如果提早要他學很多東西,說一大堆道理,孩子即使學習,我們叫做機械學習。機械性學習是沒有意義的學習,因為他不理解,他不能夠轉化,不能夠融會貫通,就不能形成他的經驗結構,這些都是現在育兒上碰到的比較嚴重的問題。
基本功:家長要有“三心二意”能力
特別提出家長一定要有幾種基本的功力:耐心、細心、用心、在意跟創意這五大能力,我把它叫做“三心兩意”。
耐心,你就不會急躁,就不會隨便就發火,你會慢慢地跟孩子討論、溝通、商量甚至磨。
細心,你能夠理解孩子的需求,包括他情緒的需要。
用心,你會動腦筋,想出最可行、合理、有效的辦法來。
在意,你要明白什么該在意,什么該忽略。
創意,你要給孩子創造機會,讓他有機會可以去嘗試,同時我們來引導他去做他能夠做的事。
提醒: 如何蹲下去和孩子說話?
蹲下去和孩子說話,蹲下去并不是形式上的蹲下去,的確你也要蹲下去來訓練自己。你蹲下去的時候,和孩子處于一種平等,眼睛對視,臉色表露出你的和藹可親、關懷的態度,這時候你才能夠進入孩子的世界。還有一點,你蹲下去的人,你說話的聲音一定不會很高,你一定受孩子影響,不會說得很快,你不容易生氣。所以,這種心態經過多次的訓練之后,家長就會改變了。
上一條:
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么辦?
下一條:
咆哮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幫助